网上查了一通,有点体会,特来分享与讨论。
****************************************************************************************************************************
SECTION 1
****************************************************************************************************************************
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是一个时时听到的概念,比如在windows API编程时遇到的WinProc函数,就是我们编写而由操作系统调用的函数。现在,我们需要慢慢又详细的记录一下这个问题。
库与使用者的问题
在开始之前,首先我们想像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大型软件公司开发一套软件库提供给用户使用。在这句话中,出现两个对立面,一个是软件公司,一个是用户。显然,软件公司实力很强大,他们强大的地方在于他们很聪明。请看下图:
库开发者是提供方,他们不知道用户想做什么,库开发者对用户的信息是未知的,因为两边的人谁也没见过谁,就像一个人在美国一个人在中国。他们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即使不知道用户怎么操作,他们也可以用一种通用的方法来解决用户的问题。换句话说,库开发方不管用户怎么折腾变化,他都能适应。这就是问题的神奇之处,当然,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必须有一种规则来约束。
规则
现在来说规则,规则比较好理解,就是两方达成的约束。比如甲和乙两个人,甲对乙说,你只要提供给我一个塑料球,我都能给它涂上颜色。这里的约束是塑料球,(当然,为了简化问题这里的约束还是比较泛泛而不严谨的),这个时候如果乙给他一个水晶球,或者给他一辆汽车都不行,因为已经超越了约束。所以说,库开发者能适应用户的各种变化就在于他也给了用户一定的约束,是在约束之下的适应,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代码之下无秘密
下面一段代码极好的解释了上述问题:
#include
typedef int student_id;
typedef int student_age;
typedef struct _Student{
student_id id;
student_age age;
}Student;//类型重定义:函数指针类型
typedef bool (*pFun)(Student, Student);//-----------------------------------------------
//冒泡排序法:能够按AGE或ID排序,用同一个函数实现
//-----------------------------------------------
void sort(Student stu[],const int num,pFun fun)
{
Student temp;
for(int i = 0; i
通过代码,我们必须分辨出哪个是库提供方,哪个是用户:
sort(…)方法是库开者提供的,只是因为模拟问题所以把它写在一个文件中了,我们可以假想它存放在某个静态库lib里面,这样就和它有了界限。
库开发者提供方法sort(…)供我们调用,形参里面还包括一个函数指针,就是调用用户自己写的函数,也即回调函数。所以它提供了规则,也就是说这个回调函数的形参是什么,返回值又是什么,假如用户对于这个回调函数的形参和返回值啥都不知道,随意写了一个函数放进去,sort方法能接受吗?显然是不行的。
那么用户怎么知道回调函数的形参和返回值等信息呢?库开发方会告知,或者在它的文档里面会有说明,就像在windows API开发窗口程序时提供的WinProc() 函数一样,里面的形参必须一模一样。(这个地方会牵涉到接口)
什么是回?
根据上面的代码,我们知道,库开发方提供了一个方法,然后形参又带有一个函数指针,等着用户去写然后拿来调用,并在其实现中调用了这个函数。站在库开发方的立场,我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库开发方调用了用户的函数(回调函数)。
现在,我们把视角移到回调函数的立场上来看,它被调用了。但同时它也有参数,且传进来的参数是库开发方提供的数据,这里我们又可以总结一句话:回调函数调用了库开发方的数据。
这就是“回”的意思,你调我我也调用你,双方互相调用。
回调函数的重点是什么?
根据上文分析,发现回调函数其实也不是难于理解,我觉得重点在于一定要划分清楚谁是库开发方(也可称为提供方,调用者),谁是用户,把职能划分清楚是最关键的。
****************************************************************************************************************************
SECTION 2
****************************************************************************************************************************
tip1
你就想象你函数的一部分功能被外包给别人。至于被人怎么实现的你不用管,你的函数具有一个完整的功能,但是有的功能可以随你自己定制,参照stl中的for_each
tip2
简单点说,用户是实现方,实现方需要调用A()函数,但为了A()函数具有通用性,需要根据实现方的意愿调用实现方提供的函数cbB(),在这里cbB()即为回调函数。在Windows编程中回调函数用途很广泛。
****************************************************************************************************************************
SECTION 3
****************************************************************************************************************************
回调函数是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来调用其所指向的函数时,就称为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不是由该函数的实现方直接调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条件发生时由另外的一方调用的,用于对该事件或条件进行响应。
通俗点说就是:在A类中调用B类中的某个方法C,然后B类反过来调用A类中的方法D,则D就是回调函数。
打个比方:
我们将A类看成一个人,就叫他小A;将B类也看成一个人,就叫他小B;
那么使用回调函数D的过程就可以这样理解:
小A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麻烦,而这个麻烦只有小B才能解决,于是小A找到了小B求他帮忙,但是由于和小B不怎么熟悉于是带上了名片。小A向小B说明了遇到的麻烦后,正巧小B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于是小B先收下了小A的名片,告诉小A回去等消息。由于这个麻烦不解决就无法继续开发,于是回去等消息的小A就只好先去做别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小B忙完手上的事情,解决了小A的麻烦后,找出小A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告诉小A,麻烦已经搞定了(小B只是顺着名片把解决方案告诉给小A,而并不关心自己给出的解决方案在小A那里会如何运用)。小A放下电话后,利用小B给他的解决方案继续开发。
简而言之:小A带着名片D通过途径C找到小B求他帮忙,小B不能立即解决于是收下名片D,之后的某天小B解决了小A的问题后又通过名片D告诉了小A解决方法。
即:
A类调用B类中的C方法,D作为函数指针当做C方法的一个参数(小A带着名片D通过途径C找到小B求他帮忙)
B类无法立即处理,就先进行回调函数标记(收下名片)
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当满足触发条件时(解决问题后)
通过回调函数D传递回信息给A类(通过名片告诉结果)
下面以一个例子说明上述过程(解释见注释):
1. #include
2. typedef void (*Fun)(int);//定义一个函数指针类型
3. Fun p = NULL;//用Fun定义一个变量p,它指向一个返回值为空参数为int的函数
4. void caller(Fun pCallback)
5. {
6. p = pCallback;
7. //达成某一条件后,通过名片(函数指针p),传回结果
8. int result = 1;
9. (*p)(result);
10. }
11. void callback(int a)//回调函数
12. {
13. std::cout
服务器托管,北京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 http://www.fwqtg.net
机房租用,北京机房租用,IDC机房托管, http://www.fwqtg.net
作者:京东科技 周新智 一、引言 近日,IoT 研发团队加入了不少新同学,对 git 分支的命名和管理方式有些许的模糊,分支的命名规范以及管理方式对项目的版本发布至关重要,为了解决实际开发过程中版本发布时代码管理混乱、冲突等比较头疼的问题,我们将在文中阐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