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笔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节点(Node)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link)构成。 -
互联网(internetwork或Internet)由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联起来,构成一个覆盖更大的网络,所以互联网是“网络中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
-
因特网(Internet)特指Internet,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因特网) internet(互联网)
相似之处
网络的网络 网络的网络
不同之处
特指遵循TCP/IP 泛指由多个不同类型计算机
标准,利用路由 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
器将各种计算机
网络互联起来而
形成的,一个覆
盖全球的,特定
的互联网。
使用TCP/IP是一个专有名词。 除了TCP/IP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协议是一个通用名词。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精确定义并未完全统一
2.最简单的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 互联:是指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 自治:是指独立的计算机,它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单独运行使用。
- 集合:是指最少两台计算机。
3.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协议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3.计算机的发展
-
诞生阶段
时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定义
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
典型应用
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行订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
形成阶段
时间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从多个主机通过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定义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
典型应用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ARPANET。 -
互联互通阶段
时间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发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特点
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典型应用
因特网(Internet) -
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时间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由yu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
出现了互联网服务提供ISP,万维网(www)技术诞生。
典型应用
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4.万维网(world wide web)
是一个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
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了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边缘部分:端系统通信:“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端系统之间的两种通信方式:
1.客户端服务器方式(c/s方式),即client/sever方式。
2.对等方式(p2p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简称p2p方式。
6.客户端/服务器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客户A向客户端B发出请求服务,客户端B向客户A提供服务。
核心部分:
1.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2.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分组转发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交换技术分类 2.按使用者分类 3.按传输介质分类 4.按覆盖范围分类 5.按拓扑结构分类
服务器托管,北京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 http://www.fwqtg.net